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阳光底下的神秘家族
左先生 发表于:2021-1-13 09:55:4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83151
  原标题:阳关底下的神秘家族   来源:天涯社区  作者:爬在沙滩上的鱼


  因为工作和成长环境的原因,这些年经历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既有隔壁张姨、邻家阿妹、街角达叔这些寻常邻居,也有一些超凡脱俗现代版的“传奇”人物。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程,那么我们这一生中,都将会经历各种过客。

  近几年,每当独酌无相亲时,便会想起他们,想起那些我们并肩而行的路程,想起那些见过听过的有趣的故事。久之,就有一种想把他们写下来的冲动。

  所以,一开始,我想给这个帖子取得标题叫做“那些年、那些人”,可当我有了这个想法后,却又不知道从那位妙人谈起。

  直到一次意外,看到了朋友转给我的另一篇帖子,也是在杂谈里的“@诞世的《顶级富豪的那些事》”,恰巧,我也认识与帖子中相似的主人公。也就在这时,我下定决心,先从我所经历过的一个神秘富豪说起吧。

  (我想,可能像我这种吃瓜群众,都比较喜欢知道一些富豪的逸闻趣事,那么,也就让他开个头,让我开始讲讲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吧。至于故事能讲多久,我也不知道,一切随缘吧。。。)

  我们先给这位主人公取个名字吧,因为他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中都有一个英文字母K,那么就叫他K先生吧。

  如果让这位K先生知道我刚刚称呼他为富豪,他一定会不高兴,因为他对这两字几乎是嗤之以鼻、不屑为伍的态度。

  (在后面的帖子中,我会把以K先生为核心的故事给大家呈现出来。首先,我要说明,我不是职业写手,更不是什么中文系毕业,不会拽文弄墨,甚至于,我这是第一次在论坛发帖子,所以有词不达意的地方,大家就讲究一下吧。毕竟我要讲的都是真实的故事,不是写小说。)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6:09 | 阅读全部
  K 先生的家族起源于清朝中期,虽处盛世,各地却战火不断。作为马上夺天下的满清,对马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K先生的先祖本居张家口一代,被马贩子养大,以养马喂马为生。而满清军马又是以口马为主,所以关内外来往频繁。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虽然视马为友,奈何这些北方来的马儿水土不服,尤其是江南一带,马匹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于是,先祖在随马贩送马至江南时,马贩为讨好官员,便将先祖留在了江南,为当时清廷驻江南的养马机构饲养马匹(实际上,就是个伺候马的小厮)。

  当时的先祖才十几岁。小孩子嘛,都喜欢动物,又是从小与马长大,自然懂得马的脾性,果不其然,这个小孩子却是比其他养马的“公务员”照料的好。

  再后来,因为江南的口马水土不服,死亡严重,清廷财力不支,有一段时间放弃了口马,转为采买土马。当时江南一代采买的土马主要产于湖广两地,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先祖被南方来的官员看好了,带回去专职养马(这时候的日子据说比在江南时又要好了些)。

  先祖到了南方后,随着年龄的长大,还真就摸透了一套养马医马的手艺。这时,乾隆后期,也没那么多战事,马匹的使用数量、成活率也稳定了,先祖也教会了其他小伙伴如何伺候马匹,经年累月、勤勤恳恳,也算是熬过来了,成年了,活也少了。

  于是,他被主人家带进了府中,平时跟随着大老爷鞍前马后的伺候着。

  可能是从小伺候人的经历,又是在官府机构服侍多年,从小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领,颇得大老爷的喜欢。经常跟着大老爷进进出出,也开了眼界,后来还是大老爷给指的

  婚成的家。

  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先祖也不太去喂马了,夫妇二人就都留在了府中帮佣。

  (也就是说先祖的一生并不传奇,就像当年的穷苦百姓一样,有口吃的,片瓦遮雨,就知足了)

  再后来,夫妇二人顺理成章的就有了孩子,他们因为是下人,寄人篱下,有这一独苗可以传宗接代也就知足了。

  但是,作为父母,总得为孩子考虑,他们也希望孩子能过的好一些,最起码可以有自己的一间草屋。

  而他们这个阶层的孩子自然是读不了书,那先祖总得让孩子学点手艺维持生计吧。

  因为他是饲马出身,医马为生计。所以他觉得学医是条出路。

  毕竟在大户人家待了这么多年月,也认识几个郎中。后来,还真就给孩子找了个郎中去学徒。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为他的家族后代找到了方向。

  经历了两三代人的发展,他们家后来在广东一带还真成了大户人家,

  据说到了晚清时期,他们家那里整条街都是他家的,铺租地租不计其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6:26 | 阅读全部
  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他家终于完成原始积累,家族成员枝繁叶茂,遍布各个领域,有继续做生意的,也有出国留学的,有捐个小官做的,也少不了纨绔子弟。不管怎样,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这时,K先生的家族也算是达到了顶峰。

  可是,水满而溢,在病入膏肓的晚清,财富如果失去了政治的庇护,就会变成定时炸弹。

  鸦片战争后,他家被清廷各种名目的索捐搞得风雨飘摇、苦不堪言,更甚至,朝廷、官府会随时给他们家按点这样那样的小罪名,借此敲诈勒索,一时间,家族成员人心惶惶。

  所谓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给你开扇窗。因为战乱,他家开始出现衰落迹象,也因为战乱又给了他家一次新的契机。

  也许是他们家的从先祖开始就具有逆境中抓机遇的基因。也就在这时,偏房所生的一个儿子,在黑暗中发现了曙光。

  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开放口岸。而他们家恰恰地处广州,便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海上贸易。毕竟是一个民间家族,没有那么强大的政治背景,远洋贸易是做不了,就做些往南洋的来往贸易,毕竟在南方一代“下南洋”历史悠久,对他们家来讲,去南洋门槛会低一些。各种贸易之中,仍然以药材为主,同时也开始偷偷的转移部分财产,在南洋寻找新的落脚处。

  当时,他们家对南洋也不抱有太大希望,毕竟那里当时局势也不明朗。但晚清时期更加黑暗,他们当时也只是想多一个选择,免得到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事实上,他们家族在国内的生意一直做到战争爆发期间。在之后,因为战乱,家族成员便各奔东西。

  而我们的主人公K先生,便是去南洋这一脉的后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6:44 | 阅读全部
  从这一时期开始,K先生的家族开始进入腾飞时期。

  我们历史上有句老话——乱世出枭雄。当然,K先生家族绝对称不上枭雄,但他们家的人真是很懂抓住时代的脉搏。

  (给我个人的感觉是,他们家的人特别有韧性,生存能力特别强。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不管命运对他们如何揉捏,他们总是会想法生存下来,并尽可能活的更好。总是能把手中的资源发挥到最大化。)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时候,不尽晚清病入膏肓,东南亚各国也有许多国家、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而他们家在南洋的这一脉,最初以海上贸易为主,说是贸易,也少不了非法走私;说是以药材为主,其实什么合法的不合法的都干。在那个年代,哪有什么严格的法律准绳,官府说你合法就合法,说你不合法就不合法。

  海上贸易要应付情绪不稳的海洋,各国之间要应付权贵、法律、地头蛇等等。因为这些,南洋一脉屡次险遭灭顶之灾,真可谓九死一生。

  在初到南洋的几十年,不管他们在当地有多少同乡,却始终是个外来户,没有根基。虽然通过时局赚取了大量的钱财,其实也是给自己家埋了一颗雷,赚的越多,这颗雷越大,随时有可能爆炸……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7:12 | 阅读全部
  还好,这颗雷被他们家的先人提前发现了、排除了。

  毕竟,他家就是因为缺少权贵庇护,才被迫下南洋的;

  毕竟,他们经历过鸦片战争,看到了当时欧洲的强大和清人的羸弱;

  毕竟,他们家有不少留洋回来的子弟,跟家人讲述外面的世界;

  毕竟,他们家有太多人经历过生死劫难的。

  因此,这颗雷,对他们家来讲,不难发现。而他们排雷的方法非常简单,自古有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7:31 | 阅读全部
  这个排雷的方法很简单——通婚。

  (其实看看前面的故事就能看出,他们家族虽绵延数百年,却没有影视剧中的跌宕起伏,做的事都是常人能想到的。)

  在南洋的几十年发展,生意越来越大,国内家族中的成员陆陆续续有迁居至此的。这时,家族中的适婚男女,便开始与当地人通婚与荷兰人通婚,从欧洲留学回来的,更是有直接带着洋媳妇归国的。为了不忘自己是华夏子孙,南洋的家族成员也有归国娶妻的。毕竟,他们做的是贸易,往返两地也是家常便饭。

  通过财富和血脉,他们的家族在南洋真正的立足了根基,也为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当初我在听K先生和他奶奶给我讲这些故事时,我还问过他们,那个时候他们家族成员有没有一百人。问完不到一秒,我就通过他包容的微笑中发现了我的无知。他说“何止”,而且那还不是鼎盛时期,鼎盛时期家谱在册的人员更多。我的天,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想象)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8:46 | 阅读全部
  每次想到他们家下南洋的故事时,总让我想起《倚天屠龙记》中的中土明教和波斯明教。但是他们家却不像明教。

  倚天里的中土明教和波斯明教互不搭理,甚至分崩离析。而K先生所属的南洋系并没有这样,他们在稳定下来后,开始反哺国内家族。

  说是重亲情、懂感恩、知回报,可能有吧,这时的家族成员已过百人,哪有那么紧密的亲情纽带。我觉得这之中少不了利益驱动、危机驱动。

  他们家经历过太多次劫难,危机意识特别强,加之时局动荡、社会不稳,他们对当时的南洋各国和清廷官府毫无信任感,绝不敢把全部家当放在一个地方。

  延续香火是他们家族一致的使命。

  因此,两地一直往来频繁,这还真给家族带来了更宽的车道,家族再次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9:02 | 阅读全部
  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清廷进入垂死期,K先生的家族却在这一阶段彻底的站稳脚跟,这算是他们家族历史的第三个阶段。

  从八国联军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国内军阀混战,黑道猖獗,也迎来了民国资本家短暂的辉煌时期。

  见识了西洋的船舰利炮和工业繁荣,国内的家族也开始涉足工业。

  而南洋的家族却嗅到另外一股味道——军火。

  当时,不论是军阀、黑道、租界的洋人都有很大的军火需求。

  而他们家,对这行有着先天优势。

  国内的家族与军阀、黑道都有联系。南洋的家族,已有两三代的通婚历史,与租界的洋人很容易建立联系。

  军火生意给他们家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财富,更宝贵的是强大的人际网络。甚至是当时租界的欧洲领事也成为他们家的座上客。

  一时间,K先生的家族风头无两。

  虽然在各国,他们家都不是地头蛇,但每一个地方的地头蛇想欺负他们家时,忌惮于他家盘根错节的关系,都得掂量掂量。除非是土匪与海盗。

  他们的族谱中还真有这方面的记载。刚开始做海上贸易时,遇到海盗是常有的事,这就不提了。到民国时期,他家在运送药材时,还真碰过土匪。还好,破财了事。

  话说,虽然家族风头正盛,但是危机意识已经融入他们家的血液。

  在国内进入民国的时候,家族第一代下南洋的小伙子已经变成了老太爷,五代同堂、枝繁叶茂。

  家族成员人人春风得意,但是老太爷却发起愁来。

  历经无数风雨的老太爷深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他最担忧的就是家族传承的事,这真是他们家族自立业之初就一直在担心的问题。

  家族传承面临内外两重因素。

  内部因素,家族开枝散叶、成员不断增多,势必面临亲情疏远,这是在历史上无数次出现的故事。

  外部因素,世界各地战乱不止,一时间,似乎没有哪片净土可以作为家族的栖息地。

  对于外部因素,老太爷并不担心,半生漂泊已让他习惯了开疆拓土,大不了再开辟一个新战场,反正欧洲还有留学未归的子孙,还有那么多的欧洲亲家和朋友。

  他最忧愁的依然是怎样把族人扭成一股绳。

  这是他这一生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英国留学的孙子回来了,所谓隔代亲,孙子的话当爷爷的比较能听进去。见过世面的孙子跟爷爷讲了英国的基金,这让爷爷喜出望外,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成立家族基金。

  于是,他把自己的财产分作两半,一半分给各房太太,一半成立基金。各房子女没有遗产,在家族做事的,领取薪水,同时有赡养母亲的义务。

  对新成立的家族基金,老太爷要求:凡是他这一脉的子孙,可以不做家族生意,但每年必须把自己收入的三成投入基金;选取家族成员成立董事会,掌管基金财产并监督家族成员收入情况;一年不往基金交钱的人从族谱剔除;基金的第一用途是对有困难的家族成员提供帮助;基金每年收入的10%,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红;非族人不得入股。

  这是基金成立的原则,作为老太爷的遗训写入族谱中。

  制定好基金原则后,老太爷便写信告知了国内的族内兄弟和海外的子孙。对于老太爷的直系子孙,加入基金是硬性要求,对于旁系纯凭自愿。

  本来仅仅是出于对家族的义务,才通知的旁系兄弟,老太爷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没想到的是,国内不少叔伯兄弟收到信后纷纷察觉到成立基金的好处,又有了大量的族人加入了基金,写入老太爷的族谱中,基金财产瞬间庞大起来。

  这个老太爷愁了一辈子的事,终于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到这时老太爷算是彻底的放松了,临终前,他只对子女吩咐了一件事,辟出一枝开拓欧洲的疆土。

  老太爷一生,历经风雨、九死一生,总算是为家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家族中划时代的人物,他对得起先人和子孙,值得族人敬佩。

  半生坎坷终得善终,老太爷面带微笑的闭上了眼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9:18 | 阅读全部
  回看这里,不得不佩服老太爷的英明。从他开始,不给子女留遗产,便杜绝了后世出现败家子。想花钱,必须自己去挣。那些想跟老人家要钱的,就必须要听老人家话,也就让后世子孙们更加孝顺。 也难怪K先生的家族瞧不起那些土豪、富二代。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9:39 | 阅读全部
  除了制定基金原则外,老太爷还给后人留了遗嘱,大体是这样写的:

  先祖苦出身,以养马换得半碗饭,为后人寻得生路。经数代努力,屡遭灭顶,终有今日之果实。

  吾半生坎坷、历经劫难、九死一生,幸得祖宗庇佑,给族人觅得一处安身之地。

  今日,吾留下此信,凡我族人须谨记。

  百年家族来之不易,延续香火是我族第一要事,绝不可做任何伤害家族的事;

  吾读书不多,幼年曾在乡里读过私塾,虽时日有限,但受益良多。留洋归来的子孙也让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故,吾之后人定当多读书,一要读我华夏经典,二要留洋开拓眼界;

  再者,宝剑锋自磨砺出,族中后人,不论男女,均需锤炼。

  基金董事会兼任家族委员会,制定家法细则纳为祖训,并监督族人品行。

  以上凡违反者,没收其财产,扫地出门,族人不得帮衬。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09:59:57 | 阅读全部
  虽说老太爷也是富家子弟,但其一生漂泊,深知创业不易,所以遗训制定的比较严苛。

  家族委员会后来又在遗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则,成为家族的祖训,在财产和品行的双重管理下,家族后人,对祖训倒是遵守的不错。

  其中有几条我挺受触动的:

  一是,族中配中华老师,幼年教育以汉语文化为主。可能因为这点,在这一血统复杂的家族中,却始终自称为华裔。

  二是,在二战的时候,家族委员会通过了一条规矩,每房最少挑选一位子女参军,也就是那一阶段,家族成员锐减,本来族中长寿的老人,因为痛失儿女也不再长寿了。

  三是,未到婚配年龄子女,不得给其过多钱财,够用就好。而且这里他们的祖训还特地加了一句“吃不饱饭也没关系,小孩子饿不死”。也就是说,他家孩子的零用也就刚够吃饭的。

  第四条更厉害,不给子女留遗产,子女继承基金会的份额。如果子女有金钱上的烦恼,由家族基金会解决。

  最后一条,各房当家人每年要回国祭祖。

  说白了,家族委员会是在执行老太爷的遗愿。

  他家把家族传承作为第一守则,所以有统一的文化教育和祭祖是基础。同时,也是在无形中告诫后人不忘本、注重孝道。

  不给子女太多的钱,就增加了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不敢胡作非为。这一些,就形成了一股扭绳。

  控制子女花销和参军就是老太爷所要求的锤炼。

  二战结束后,新的委员会又增加了一条,族中所有子女均需参军,接受最严酷的训练,这就是后话了。

  如果老太爷知道了家族委员会制定的这些规矩,他也可以瞑目了。

  老太爷死后,子女遵嘱没有将他送回国内的祠堂,也没有在南洋建陵墓,而是选择了海葬。他说,他舍不得南洋的家,也忘不了故土,他想在海洋中保佑族中后人。

  老太爷这一生可谓功德圆满。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0:00:13 | 阅读全部
  老太爷的父亲有四房太太,老太爷便是三房所生。

  三太太家境好,读过书,比较得宠,育有四子一女,老太爷排行老二,便是他带着同胞三弟到的南洋。

  后来虽然各房子女和叔伯兄弟也有来南洋的,但他的大哥和弟弟妹妹都没有到南洋,可能是为了在国内家族掌握一份话语权。

  南洋这边的家族产业一直由老太爷和其胞弟掌管。因为有了国内的教训和创业的艰辛,南洋家族的家规要比国内的森严许多,所以也比较团结,而且成长的快,其他族人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随着南洋的做大,老太爷这一房在国内家族的话语权也的确加重不少。

  可见,其母果然是个聪明人。

  (好了,下南洋这段总算讲完了。原本想简单点介绍一下K先生家族的,没想到写了这么多。就是这,也远远不够我所了解的。下南洋就这样吧,接下来,该讲他们去欧洲的故事了。我争取把欧洲那部分尽量压缩,让K先生早些登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0:03:54 | 阅读全部
  老太爷去世后,家族委员会按照老太爷遗训从家族中挑选了两对亚欧夫妇和两个有欧洲血统的单身青年,带着几名随从就前往欧洲了。

  虽然这时一战刚结束,欧洲百废待兴。但家族成员一致认为这次的欧洲之行要比当年下南洋容易的多。

  但事实大相径庭。家族长老们被狠狠的打脸了。

  原以为有欧洲亲家,结果,他们所联姻的欧洲家庭,在当地不过是中产阶级,比起K先生家族在南洋和国内的影响力,差的不是几个量级的问题。

  原以为有几张带有欧洲血统的脸,没成想欧洲人排外的要命,根本不搭理他们,更何况他们的语言还存在很大的障碍。

  想投靠当地的华人吧,问题是华人在当地也没有几个混出名堂的,混出名堂的也瞧不上他们那张混血的脸。

  想找当时从国内租界回欧洲的那些商人和官员吧,但这些欧洲人当时是能从他们那里获取丰厚的收益才跟他们结交的,现在没有什么收益,他们自然也不会帮什么忙。

  怎么办?只能靠自己了。

  这个一直在创业的家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的家族,再次展现了他们的韧性,展示了华人的拓荒能力。

  能被家族长老选做拓荒先锋的,自然不会是傻子。

  这个拓荒先锋队的领队便是K先生的曾祖父。

  曾祖在看清现实后,分析了他们现有的资源,他们家族最大的资源是什么?就是钱多、人多。

  于是,曾祖就准备用这两张牌开始他的欧洲拓荒行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0:04:20 | 阅读全部
  好在家族中有在欧美留学的子女,他们和欧洲亲家、欧洲朋友们,给曾祖介绍一下欧洲还是没问题的。

  了解完后,这时的欧洲,在曾祖眼中是这样的:

  贵族比富人更有话语权;

  贵族不一定有很多钱;

  上流社会喜爱艺术,喜欢搞慈善拍卖;

  上流社会对古老的东方充满好奇,有不少喜欢东方艺术的。

  看清状况后,曾祖明白了,结交贵族是进入上流社会的最佳途径。这时候,他的两张牌可以充分打出来了。

  作为一个过百年的望族来讲,家里的藏品,何止一点。这根本不是问题。

  于是,他向南洋和国内的家族说明情况,带一些家中藏品和中国茶叶、丝绸、土产来欧洲,两边家族再派一些青年子弟速到欧洲,而且指明要族人不要外人。

  这一步完成后。曾祖便通过在欧洲的人际网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带着新到的族人,频繁出现拍卖会、画廊、歌剧院,同时聘请多名欧洲老师教授族人欧洲礼节、语言等等。

  慢慢的,终于认识了贵族中一些不太得意的人。他便开始给他们送礼,这些贵族在外人眼里是贵族,在他们自己的家族中却是郁郁不得志的一批人。他们面对曾祖的豪绰也开始刮目相看,甚至成为他们对外吹嘘的话。

  钱花的越来越多,买的艺术品越来越多,送出的艺术品也越来越多。曾祖认识的贵族便也多了起来。

  更有甚者,居然出现了登门拜访的贵族;这时,当初那些由华回欧的领事、官员、商贾再次成为了家族的座上宾,这又一次撩拨了上流社会的神经。

  时间久了,曾祖他们对这些贵族也越来越了解了。这时,便有了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贵族邀请他们投资艺术馆、歌剧院等等,曾祖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毕竟,他的身后站着强大的家族基金,但这是贵族所不知道的,所以曾祖在他们眼中变得愈发的神秘,神秘的人也总是最有魅力的。

  就这样,曾祖在上流社会、贵族圈中的知名度越来越大。

  但这一切,还没有达到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成为贵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0:04:38 | 阅读全部
  K先生的曾祖虽然在上流社会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成为一些达官贵人的座上宾,但是,他们想在欧洲拥有像是在国内、在南洋那样的实力,还差的远呢。

  欧洲贵族对他们客气,只是出于一种礼貌而已。这些欧洲百年家族,怎么会瞧得起这些只懂花钱的土老帽,他们骨子里是傲慢的。

  其实,不管什么欧洲人亚洲人,外表相差甚远,本性中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想想当初的八旗子弟,入关两百余年,又何尝瞧得起过汉人,甚至是洋人。

  所以,在欧洲有句话叫做“三代培养不出贵族”。

  经历百年发展的K先生家族,又何尝不知这一点,他们深知未来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但是,这个屡经风雨的家族最不怕的就是磨难。当初的老太爷遗训不是说过吗,后人必须多加锤炼,这不正是最好的锤炼吗。

  (我好像太啰嗦了)

  曾祖再次动起了联姻的念头,从他让家族往欧洲派送单身青年时,这颗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这些年,一方面曾祖四处投资艺术中心、歌剧院,制造影响力;一方面耗费巨资聘请贵族老师、甚至是皇室老师教授族人。

  同时,曾祖呼吁那些在欧美留学的子弟,完成学业回家祭祖后,尽可能返回欧洲。

  经过多年培养,当初那些十几岁的少年均已脱胎换骨,他们拥有丰富的学识修养、举止优雅、谈吐不凡,加之这些少年大多是混血儿,仪表堂堂,已经吸引到了一些贵族的青年男女。

  虽然,那些欧洲的老牌贵族依然瞧不起他们的血统,但是看到他们的师承与教养,也不得不放低姿态。

  更何况,为了融入欧洲,家族中已经有不少族人接受了教会洗礼。

  所以,这时与贵族通婚,已经没有了太大的阻力。

  曾祖与他奶奶一样,把最好的留给了自己一脉。当初与他一起到欧洲的,虽为同族,却非一胞所生。这步棋他早已备好,他在欧洲刚找到落脚之处后,边让南洋的管家把他最小的胞弟送了过来,那时他的胞弟还不满十岁。也就是在那时,曾祖也迎来他的后人,他的第一双儿女在欧洲出生了。

  所以,在这时,曾祖便给他的胞弟和子女安排了最好的教育团队。但是,他没有让他们加入教会,也许他有更长远的打算,谁知道呢?

  曾祖的胞弟和子女在接受贵族教育的这十几年,曾祖在不断的建立人脉关系,说句粗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在曾祖父苦心经营下,用尽了无数的东西方艺术品、古董珠宝,终于敲开了皇室大门。于是,他把他最心爱的胞弟和儿女,嫁娶了皇室后人。

  这个百年家族终于在欧洲的上流社会站稳脚跟。

  下一步该怎么办?曾祖似乎早有打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0:05:28 | 阅读全部
  先来介绍一下曾祖及他的欧洲先遣队吧。

  他们的家族实在太过庞大,又四处联姻,血统复杂,没有一个人物介绍,真的容易搞混。我想将来如果有机会,我给大家做一个人物关系图。

  还记得当初从英国留学回来给老太爷介绍基金的孙子吧,就是他,带着族人去的欧洲。他便是K先生的曾祖父,为了便于介绍,后面我还是称呼他曾祖吧。

  当初老太爷初到南洋,便已想到通婚的套路。他娶的第二任太太便是一位南洋人,因为当时在南洋还没有站稳脚跟,所以,这位二太太的家境一般,只是一个殷实的渔商家庭。

  这位二太太生了一个女儿特别漂亮,嫁了一个欧洲人。他们所生的儿子,便是曾祖,也就是说曾祖身上有1/4的中国血统、1/4的南洋血统、1/2的欧洲血统。

  因为是南洋一房的第一个后人,所以,老太爷坚持要曾祖随母姓,入族谱。反正老外也不懂什么入赘,也无所谓,便让曾祖叫老太爷为爷爷。后来,这个欧洲女婿终生生活在家族里,与入赘无异。

  老太爷对南洋出生的第一个孙辈格外痛爱,从小便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十几岁就送到英国留学,留学回来后,还带了一个英国媳妇。

  后来,曾祖带着这个洋媳儿去了欧洲,他们的第一双儿女是龙凤胎,在欧洲出生。这个龙凤胎里的少爷便是K先生的爷爷,这已经是后话了。

  与曾祖同下南洋的,还有另外三人,他们三人不是老太爷一脉,而是老太爷弟弟一脉的。

  因为家族事务都有老太爷负责,他的这位弟弟便乐的做一个逍遥公子,老太爷负责开疆拓土,这位公子哥儿便负责通婚好了(真是苦了您内??)。这位风流倜傥的南洋二老爷一生娶了六房太太,子孙满堂。

  去欧洲时,老太爷已仙逝,二老爷还健在。家族产业仍然由老太爷一脉所掌管,而且老太爷一生劳碌,子孙不多,二老爷便从自己的孙辈中挑选了三人出来,追随曾祖去往欧洲。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2:14:52 | 阅读全部
  最近写这段故事上瘾了,做梦都能梦到K先生,经常回想起当时与K先生把酒言欢的日子,那段时间,骑马、打拳、刷街、跳伞,生活也是多姿多彩。

  接着更

  曾祖早年留英,深感欧洲的工业繁荣。

  所以,早在曾祖带着族人频繁出入社交场合时,便让另外三位兄弟带队到英美法德等工业强国学习、打工。

  不得不佩服曾祖的长远目光啊。

  通过家族成员与欧洲各国贵族圈和上流社会的联姻政策,家族终于站到了社交圈的镁光灯下。

  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总得干点什么吧。

  这时的家族除了拥有一些艺术中心、歌剧院、画廊的股份,几乎没有任何产业,而已有的产业,几乎没有给家族带来任何收益。

  家族的开销全部来自于家族基金,幸亏这个基金是一只聚宝盆。

  且不说家族四处送礼、投资所花的钱,仅仅是家族成员的日常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虽然,曾祖并不急于赚钱,但是为家族在欧洲创出一份基业,是家族欧洲负责人的责任。

  可是,具体做点什么呢?

  虽然欧洲一片繁荣,但也因为繁荣,各领域都有它的巨头把控,想侵入别人的领域,并不容易。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做投资。

  虽然,家族基金在欧洲开销巨大,但亚洲两地的家族资金却在源源不断的流入基金,再加上基金在亚洲各国的投资,自身也在不断的壮大。所以,在欧洲投资,家族根本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他们只需要考虑投资标的的问题。

  家族基金最早的财产掌管、投资决策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均为家族成员。

  可是,委员会坐镇亚洲,对欧洲鞭长莫及。曾祖他们这些年都在经营人脉,也没有投资经验。后来,在曾祖的提议下,欧洲家族成立了投资委员会,聘请专业投资人才进行投资管理。家族基金管理委员会掌管财产,选举欧洲家族成员进入委员会。

  这一来,也为欧洲家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时的曾祖已年过40,已经来欧洲二十年了连他的孩子都结婚了。欧洲家族的二代成员均已长大成人。

  话说,当初与曾祖同时到欧洲的其他三位叔辈兄弟,他们带着一部分族人进入了工业领域。这些年,也动员家族基金小规模的投资了一些工业项目。

  家族的小辈们,也都成长了起来。他们在择校择业时,曾祖以及其他长辈们对他们不做任何要求,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都行,只要孩子们喜欢就好。但他们收入的30%仍要交到家族基金中。

  因此,欧洲家族的孩子们学什么的都有,做什么工作都有,这为家族培养了后备军。

  确定了做投资,接下来就不难了,家族基金通过他们的朋友圈进入各个行业,家族成员则在这些公司中认知,或董事或高管或实习生。

  欧洲家族终于稳定了下来,他们所投资的公司也开始源源不断的给家族基金输血,基金走向更为壮大的道路。

  (基因一旦种下,便很难改变。当初确定做投资是无奈之举,但时至今日,K先生的家族仍以投资为主。)

  在欧洲的投资基金刚成立时,他们的家族发生了一件大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2:16:31 | 阅读全部
  绑架。

  是的,家族成员被绑架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欧洲家族基金成立前。

  当时曾祖带着家族成员整日出入社交圈、拍卖会,风头正盛,经常出现于各大报纸杂志。

  正所谓树大招风,曾祖被当地的黑手党盯上了。

  那时的欧洲家族,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知名度,但毕竟没有任何产业,更无根基可言。被黑手党盯上毫无还手之力。

  这位小少爷从国内到欧洲留学,跟曾祖住在一起,经常跟随曾祖出入,就这样被黑手党盯上了。

  这件事情发生后,震惊了整个大家族,这真是家族有史以来从没碰到过的。

  也没什么好讲的,最后就是花钱了事呗,曾祖也没有追究黑帮,可却给他提了个醒,家族安全是第一位的。

  事后,曾祖不仅请了最好的安保团队保护家人安全,更是聘请了顶级的教练团队教授族人格斗与逃生技巧。

  这套教育体系,发展至今越来越完善,到后来他们的逃生训练都到了变态的地步。

  比如,被完全捆绑管到一个小屋里三至七天,期间不给吃的,只给少量水;双手捆绑,丢入海里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曾祖在世的时候,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

  总之,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家族后人全都掌握了高超的逃生技巧。后来,就专门在欧洲设立了一个家族训练基地,亚洲的家族成员,也会派人前来受训。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2:17:19 | 阅读全部
  说回曾祖一代的创业史。

  家族基金在欧洲发展顺利,家族成员也都在基金或基金所投的公司中任职,可他们的收入也仅仅薪金和分红,还要拿出30%的收入上交给基金,再扣除个人的花销所剩无几。要应付庞大的家族支出,远远不够。

  曾祖作为欧洲的大家长,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于是,他联络了在欧洲的族人,拿出积蓄,单独成立一家投资公司。

  同时开辟了两个领域,海运和石油贸易。

  他们家本来就在亚洲做海上贸易,做起这方面的生意,也算是半个老本行。

  通过投资、海运和石油贸易,欧洲家族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豪门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左先生 发表于 2021-1-13 12:18:14 | 阅读全部
  K先生的家族在欧洲算是彻底稳定了下来,触角伸向了各个领域。

  曾祖的这一代负责打理核心产业,族中女眷主要从事慈善和艺术品事业。

  新成长起来的二代成员们,人数大大超过曾祖这辈人,加之他们读书时所选专业不被限制,所进入的领域五花八门。

  他们所进入的行业也基本都有家族的身影。

  对于想创业的族人,家族基金和投资公司也给予大量的支持。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有强大的资源支持,和顶级的教育背景,族中青年子弟的起步门槛,不是一般阶层所能企及的。

  因为祖训,家族成员必须将收入的30%上交到基金,这时的家族基金再一次进入快速膨胀期,说是富可敌国一点不过。

  但家族基金却在这一时期调整了策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345下一页
相关推荐